乖孩子危机:懂事孩子的崩溃,都是静悄悄地
我们总是从小被教育,要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。无论是自己的想法,还是内心的情感,都不及父母的要求来得重要。殊不知,家长们眼中的懂事,却成了孩子崩溃的开始。
我们总是从小被教育,要做一个懂事的乖孩子。
无论是自己的想法,还是内心的情感,都不及父母的要求来得重要。
殊不知,家长们眼中的懂事,却成了孩子崩溃的开始。
1
情感忽视,伤得最深
相信很多人的童年,都有过类似的经历。
“爸,我今天被老师骂了,心里好委屈…”
“老师怎么会无端端骂你呢,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吗?”
“妈,我数学考了 95 分,全班第三!”
“又不是考了第一,这就骄傲了?那几分错哪了,现在搞懂了吗?”
每当我们向父母分享喜怒哀乐,对方总能用短短几句话,让我们硬生生憋回去。好像永远无法感受我们的情绪。
他们也许认为,只要通过这样严格、冷漠的方式来对待孩子,就能培养孩子独立、良好的抗挫精神。
却不曾想,这些有意无意的“忽视”,会成为多年后我们难以解开的“症结”。
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·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——童年期情感忽视(CEN),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。
他认为,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,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回应和反馈。
如果父母选择情感忽视,孩子发出的所有情绪信号,就如同石沉海底,没有回音,这更像一种无形的精神虐待。
和家庭暴力相比,情感忽视的表现虽然隐秘,却伤得最深。
2
“乖孩子”危机,情感忽视的逆效果
关于情感忽视,中国的父母特别有发言权。他们有个奇怪的思想,就是总希望自己的孩子乖。
他们乐于接受别人夸赞“你家孩子真乖!”,好像“乖”就是好孩子的一个关键品格。
只要够乖、够听话,就能继承家长的所有优点。
但在我看来,每件事都顺从大人的孩子,会渐渐的无法摆脱对大人的依赖,最终引发“乖孩子”危机。
心理专家武志红说:“妈宝男的形成,主要源于在婴幼儿时严重缺少母爱。”
他们只能通过对妈妈言听计从而得到关注,成为一个绝对的“乖孩子”。因为只有这么做时, 才可能得到父母的赞扬,让自己有存在感。
而另一方面,长期的压抑让孩子形成对母亲的不满,但又不能表现出来,所以当他们进入恋爱婚姻后,就会把对妈妈的不满转移到妻子或女朋友身上。
这些就是“乖”的代价, 在他们的人生中, 永远无法拥有面对正常生活的力量。只能在妈妈的阴影下,做一个被忽视情感的自卑且自责的“孩子”。
3
溺爱,也是一种情感忽视
有的父母可能会产生疑惑。爱少了会造成情感忽视,爱多了又怕演变成溺爱,那到底该怎么办?
其实,很多人都理解错了“溺爱”的概念。
表面上看,溺爱是一种父母通过牺牲自己来满足孩子的需要,是一种过度的爱。
实际上,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,他们只在乎自己的感受,却忽视了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。所以,溺爱,也是一种情感忽视。
举两个典型的例子:
① 你妈觉得你冷
每当天气转凉,街上的孩子一个个包得像粽子似的,穿衣风格一下从夏季变成冬季,有的甚至还穿起了羽绒服。
每当孩子喊热,要脱衣服时,一旁的妈妈总会告诉他,“天气冷,不能脱!小心感冒了。”
可小孩子每天活蹦乱跳的,新陈代谢很快,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,衣服又不能脱,只能憋着,别提多难受了。
有的因为长期捂汗,又无法散热,得了热感冒,还会被妈妈责怪:“你看,还说不冷,感冒了吧!”
于是又给添上一件衣服……
② 奶奶觉得你饿
有人说,每次去奶奶家,都感觉以后不会再饿了。
“吃多点,看你瘦的……”是奶奶在饭桌上的常规用语。
要是你表现出丝毫拒绝,或者说吃饱了的时候。得到的回应都会是:
“乱说什么,小孩子哪有这么容易饱?现在是长身体的时候,怎么还挑食?再添一碗饭,把汤喝了!”
我们都知道,吃饱的感觉很好,但吃撑的感觉就很不好。在奶奶眼里,吃多点是爱,其实是一种伤害。
以上这些,看似溺爱,其实是懒惰的爱。
父母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,却披着爱孩子的外衣。
心理学家荣伟玲说:
“溺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就是父母‘内在的小孩’向外的投射。溺爱的父母将自己‘内在的小孩’投射到现实中的孩子身上,他们无节制地给予孩子,其实是在无节制地满足自己。”
看起来,他们是不让自己现实的孩子吃苦,其实是不想让自己“内在的小孩”吃苦。
他们对孩子真实的成长需要视而不见,这样一来,孩子也就无法认识自我。
正如帕萃丝·埃文斯在《不要用爱控制我》一书中写道:“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,通过别人来认识自我,只会使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模糊。”
所以,溺爱并不是真正的爱,它只是父母自我需求的满足,剥夺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。美其名曰爱,却比恨更可怕。
4
关注需求,建立正确的情感连接
其实,真正的爱并不存在“过度”一说。
如果是真爱,无论父母给孩子多少,都不会对其造成依赖、无法独立等后果,相反,真爱越多,孩子的成长就越健康。
武志红说过:“一个人的脆弱,很少是宠出来的,大多是幼时被情感忽视造成的。”
所以,只要是以孩子成长需要为核心,再多的爱都不需要吝啬。
要想做到这些,父母首先得承认一个事实:
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,而不是“我”的附属品,他有通过自主探索,形成自我的权利。
看到,确认感受
当孩子的真实需求得到满足,自然会有自我意识,变得独立、健康。而父母能做的,只有陪伴、守护和提供情感支持。
当孩子产生情绪,或是表达情绪,你不能视而不见,而要去确认他的情绪。
这一确认,是真正从感情上建立联系,必须是身体对身体,心对心,而不是头脑对头脑,语言对语言。
承认情绪的存在是合理的,理解情绪的产生是有原因的。而不是简单地说“不要哭,要坚强”这样的话。
包容情绪
心理学家比昂提出了“心理容器”概念,他认为,如果我们能作为一个大的容器去包容孩子的的情绪,接住他的眼泪,悲伤,无力,甚至是攻击。
能够共情的去理解 TA 的情绪,承受住 TA 的情绪带给你的焦虑,而不是抽身离开,或是攻击回去。
这样,你就能看到他情绪外表下隐藏的脆弱,接纳这部分脆弱,对孩子的成长,是非常有建设性的。
探讨,支持和引导
探讨建立在理解和包容之上。
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,可以和他耐心谈一谈,这个过程中,不指责,不控制。
利用共情心理,更多去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,一起去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你的鼓励和支持,可以帮助孩子度过脆弱的阶段。
最后,是适当的引导,帮助他看清生活的本质,能够更有力量的去面对这个世界。
要记住,情感支持是关注孩子需求的正确连接方式。它能让孩子感受到,自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,能够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度。